为推进“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农牧交错区农田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部署与推进会在巴彦淖尔举行。中农创达纳米膜堆肥系统是“农牧”项目试验设备之一,总经理马瑞强参加本次会议。
会中,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研究员在认真听取各课题承担单位汇报后指出,“农牧”项目责任艰巨、任务量大,各课题承担单位要克服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布置安排试验及示范区,按时提交项目中期总结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并强调各承担单位要按要求严格使用好项目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各项任务。
会后,路战远院长及团队参观市农科院园区、园子渠试验站,深入田间认真查看各项试验布置。检查中详细询问中农创达有机肥发酵装备的使用情况,强调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有机肥,确保各项试验有机肥正常施用。
马瑞强向与会专家介绍,考虑养殖场的治污设备的置备费用和运行费用一般都会远远超过畜禽场的盈利范围,中农创达要做让农牧场主用得起、用得好的设备,研发团队从环保性、适应性、易用性、投入成本等方面着手,利用物联网和纳米膜发酵技术,为畜禽粪污处理提供智慧解决方案,20天分解畜禽粪污处理成清洁环保的有机肥,一吨有机肥生产成本不到20元,奶牛粪可就地转化为牛床垫料,成本大大低于外购垫料……
目前,马瑞强正在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做博士后,受研究所副所长、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联盟秘书长董红敏博导的指导,对纳米膜智能好氧堆肥系统做进一步的研发和推广。
内蒙古部分农牧业经济指标在全国首屈一指,牛奶、羊肉、羊绒、草业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养殖业发达的同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也卓有成效,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0%。
中农创达纳米膜堆肥发酵系统能高效、环保、安全、低成本实现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肥料化利用,为养殖场解决粪污处理难题,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贡献力量,受到央视农业农村频道《遍地英雄》栏目的关注和报道。